關於棕櫚油

▎棕櫚油產量

棕櫚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
與大豆油、菜籽油並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
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歷史

馬來西亞和印尼是全球主要的棕櫚油生產國
這兩個國家的棕櫚油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0%以上

供應量的飆升主要來自於品種改良後單位產量的優勢
棕櫚樹生長20年才需要伐倒重植
期間可生產約40輪棕櫚果
與其它植物油比起來
棕櫚油的每公頃產量高於他們十倍
也就是說
同樣產油量下
棕櫚樹只需要十分之一的種植面積

▎認識棕櫚樹
棕櫚樹是一種常綠喬木 原產西非
後廣栽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區
它乍看下和椰子、檳榔樹類似
但其主幹直立、不分支
果實在結果時成簇的長在一個具中樞又分支的梗上
有點像是大型的葡萄
成熟的棕櫚果是呈紅棕色的
橫切後能看到富含油脂的果肉與果仁

▎棕櫚油的分類及「分提技術」
新鮮棕櫚果經除雜、殺菁加工後
送入壓榨機壓成混有果肉、果核與外皮的漿狀
再經由分離器
分離出果肉與果核碎塊

經取油的工序後
從果核中取得的叫棕櫚核仁油(Palm Kernal Oil)
自果肉中取出的即為棕櫚油(Palm Oil)

【紅棕櫚油】
油棕「果實」成熟時顏色為橙紅色
所以萃取所得的油便成橘紅顏色
稱做紅棕櫚油(初榨棕櫚油)

【精製全棕】
紅棕櫚油去除雜質、脫色脫臭脫酸處理後
稱它為『精製棕櫚油(Palm Oil)』

【棕櫚核仁油】Palm Kernal Oil
其脂肪酸成份與椰子油非常類似
同屬於月桂酸類
所以做皂時可與椰子油替換

在植物油法典中
除了棕櫚油(Palm Oil)及棕櫚核仁油(Palm Kernal Iil)之外
其餘的都是棕櫚油的分提物
也就是
硬棕Palm Stearin
軟棕Palm Olein
超級軟棕Palm Superolein

[分提技術是什麼?]
就是依據油品中各脂肪酸的凝固點不同
進行一個加熱>降溫>結晶>分離的過程

比方說
一碗麵湯熱呼呼的放在桌上
過一陣子之後表面浮出白白油脂

這就是原本熔在熱湯裡的油因為接觸到低溫冷空氣而開始要變成固態的過程

每個脂肪酸要形成固態的溫度(即凝固點)都不同
通常飽和脂肪酸的凝固點較高
在降溫的過程中會先析出
之後才是不飽和脂肪酸

①第一次分提
【硬棕】
較高溫時分離出來的是比較固態的
含飽和脂肪酸較多
→棕櫚硬脂(Palm Stearin)
【軟棕】
同時呈現液態的
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
→軟質棕櫚油(Palm Olein)

②第二次分提
【超級軟棕】
再經過一次更低溫的分提點
會分出更液態的「超級軟質棕櫚油」(Palm Superolein)與「棕櫚油中分提組分」
(棕櫚油中分提組分,簡稱PMF,與可可脂特性類似,熔點範圍窄,是大多數巧克力或冰淇淋的原料)
【超級軟棕IV65】
再往下做可得到不飽和度最高的超級軟質IV65棕櫚油(Palm superolein IV65)

備註:IV值即為碘價,就是油脂的不飽和度
飽和脂肪酸的IV值為0
IV值越高,油脂所含不飽和脂肪酸越多

以脂肪酸組成來看
每個分提物的脂肪酸組成差異是相當大的

YUNA做皂常用的棕櫚油是
紅棕、全棕或軟棕
比較少使用硬棕
從油商那邊購買的時候可以稍微留意一下分類
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
皂化速度會較快
所以做渲染皂時可以選用軟棕
(紅棕做出來的皂是顯眼的亮黃色)

早在2004年的時候
棕櫚油就超越大豆油
成為全球第一的可食用油
因此產量及國際貿易量之大可想而知
而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進口國
主要用於各種食品加工及做為食物調理油

手工皂使用的棕櫚油量在整個經濟體來看
幾乎是微乎其微

有些皂友為了環保議題而堅持不用棕櫚油的心意值得嘉許
(砍伐熱帶雨林種植棕櫚樹)

但因棕櫚油在手工皂裡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
且目前尚未有另一款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可以取代棕櫚油

因此手工皂要不要使用棕櫚油
仍有各自堅持的立場

參考資料與圖片:各大網站

#YUNASOAP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購物車
error: 請勿複製本站內容
CN
返回頂端